四旬期講解

「修和聖事」又稱「告解聖事」或「懺悔聖事」。 不同的名稱代表著這件聖事的多層面意義。
修和聖事是由耶穌基督親自建立,若望福音第20章22-23節也有記載。修和聖事是一種對天主「頌揚」的行動,即感謝和讚美天主的神聖,以及祂對罪人的仁慈。

「懺悔聖事」的目的及效果就是與天主及教會和好。 為什麼要勤領這件聖事呢? 認真地接受懺悔聖事的人,得到良心的平安和寧靜,且獲得莫大的精神安慰,恢復與天主慈父那份親情,並更有動力面對人生及生活上的挑戰和誘惑。

要認真接受修和聖事是要做五步驟

1.   伏求聖神光照,省察自己良心,反省所犯的過錯的因由;
2.   真心痛悔罪過;
3.   立志改過,不再犯同樣的過失;
4.   向神父告明罪過,告明這行動能釋放我們,使我們容易與他人和好;
5.   作出補贖,包括祈禱、捐獻、行愛德服務等。

修和聖事確實是天主賜給我們的寶貴禮物,讓我們勤領這件聖事,領略箇中的喜樂及天主的慈恩。 主佑各位!

ssee01

在四旬期內,常聽到神父叮囑我們要多做悔改、克己、補贖,並要妥辦修和聖事,即是辦告解。 事實上,根據聖教四規第三條,教友應妥辦修和聖事,並勤領聖體,至少每年一次。

有些教友以為,根據這項規定,修和聖事一年辦一次便夠了,那是一個誤會,每年一次其實只是教會的最低要求,目的是希望教友不要只顧忙於世俗事務,而疏忽了靈性的生活。 耶穌基督建立修和聖事,是因為他明白人性的軟弱,我們常常跌倒犯罪,需要悔改,而修和聖事正給人機會,於犯罪後,向天主認錯,並尋求寬恕罪赦。

另外,我們需要「妥辦」修和聖事,表示我們辦告解時需要真誠的痛悔,並決心改過。

本堂神父於每台感恩祭前後、每星期六下午五時、及四旬期內每週五晚上拜苦路後,於座堂內協助教友辦理修和聖事。四旬期是淨化心靈、聖化靈魂的好時期,就讓我們好好善用四旬期,妥辦修和聖事,並熱心力行愛德善工,迎接主耶穌的光榮復活。

在上星期之考核傅油禮,主教陳日君樞機於講道中指出,天主十誡是天主給我們的恩寵,我們要記著這個福份,體驗出天主的慈愛。 我們在信仰生活當中,對天主十誡有沒有好好的理解,遵守或依著誡命的意義來慢慢省察呢?

十條誡命中,我們有否欽崇天主在萬有之上? 在生活中有沒有參與占卜、問卦、風水,又或指責天主,說藐視祂的話。  做兒女的不孝敬父母,做父母的在子女前立壞表樣,疏忽培育子女的信德。 對人方面會不會不尊重或殺害生命,受不著誘惑而行邪淫,偷竊和欺騙貪財,妄証、中傷他人,嫉妒和批判別人,放縱過份追求物質等。

人如果明知故犯就是心硬拒絕了天主;不知不覺去犯罪是人性軟弱遠離了天主;無論我們犯了大罪或小過都能在修和聖事中,天主以仁慈藉著基督的聖死,聖神的臨在,使我們透過痛悔求主寬恕,向神父告明認罪,決不再犯;補贖悔改而得赦免。 通過司鐸赦罪經文,以天主聖三之名寬赦罪人,人再與天主和教會修好,亦表現出天主整個救恩奧蹟。

本堂神父於每台感恩祭前後、每星期六下午五時、及四旬期內每週五晚上拜苦路後,協助教友辦理修和聖事。 所以在四旬期內特別更要透過修和,令我們的靈魂潔淨痊癒。

緊接四旬期的「聖週」,由苦難主日開始,至復活主日黃昏結束,其中包括基督苦難主日,逾越節三日慶典及復活主日。基督苦難主日為聖週揭起序幕,苦難主日聖枝遊行及祝聖的意義是紀念基督進入耶路撒冷城,是基督接受苦難的前奏,重點是耶穌基督自己從容就義地受苦救世。拿著樹枝在今天的意義僅是「演譯」耶穌進城救世的事蹟,為準備我們的心神,好能跟隨受苦的耶穌。故此,重點不單在於聖枝遊行,或群眾的歡呼聲,更在於紀念主耶穌「進入聖城」,開始苦難、導向復活的歷程。

主的晚餐在聖週四晚上舉行,耶穌在最後晚餐中,向門徒講出了他死亡的意義——把自己交付,為大眾作贖價。因此,最後晚餐是十字架意義的解釋。當晚濯足禮中門徒接受基督的濯足,及彼此濯足(服務);便「有分」(參閱若13:8) 於基督的逾越。濯足禮顯明了十字架的意義,表示愛、十字架和聖體聖事的意義是互相註釋的。禮儀的另一特點是感恩祭之後把聖體移供到聖所外的地方(小堂),刻意要為聖堂營造一個「空」、樸素(沒裝飾),及寧靜的環境,讓教友更體會到此時「新郎被劫去」,從而禁食(瑪9:15)並期待新郎基督再度回來。教友應在寧靜的「空」聖堂中反省及默想。

聖週五是紀念耶穌苦難聖死的禮儀,基督以苦難及十字架戰勝罪惡的奧蹟,教會以聖道禮及朝拜十字架來表達,幫助教友體會十字架的意義。今天的聖道禮儀是展露著基督的光榮苦難,而導引我們朝向他的光榮復活。故朝拜十字架的氣氛,是充滿希望及感恩的。今天的齋戒不是四旬期克己補贖的齋戒,而是遵照聖經新郎被劫去(瑪9:15)的齋戒,及慎重其事的準備身心的潔淨以參與舉行入門聖事的逾越慶節。

聖週六夜間是逾越節三日慶典的高峰,光的出現驅散了象徵死亡及罪惡的黑暗,執事高唱逾越頌,宣布基督的勝利。藉聖言紀念歷史上的重要救恩里程碑;聖言的宣讀不只是理性上「記憶」往事,而是再體會基督今夜在團體及個人身上所獲得的勝利。

天主的救世工程,在基督身上達到了最高峰,如今透過水及聖神即洗禮及堅振在候洗者身上實現,水的象徵是埋葬(浸入)及復生(從水中出來),傅油的象徵是新生命(聖神)及新生命所蘊含的德能的傾注,使人更肖似基督。已領洗的教友也趁此機會重溫自己的洗禮。聖祭禮與洗禮兩者在本質上都是逾越的實現,洗禮「一次而永久」的改變了我們的身分,使我們與基督同死同生,成為天主的子女、教會的肢體。這身分的第一次實現就在今晚的聖體聖事之中,從此我們與基督完全的合成一體,生活在他內,而每次領受基督的體血時,就是不斷更深地與他的逾越結合。

其實,逾越節三天的氣氛不只是悔改及補贖亦不是獨立的禮儀;而是熱切的祈禱,以充滿期待及希望的心情,藉參與這幾天的禮儀與基督的逾越過程結合,把自己聯同基督降服於天父的愛內。教友該感受到與教會的和好,而易於投入逾越的慶祝。因為這三天是整個教會在禮儀中最隆重地經歷逾越的時候。

所以特別鼓勵教友完全參與逾越節三日慶典,好讓我們能夠經驗基督整個救恩的過程,與基督結合,與教會和好。

主佑各位!

「聖週」是由基督苦難主日(亦稱聖枝主日)開始。「苦難主日」是紀念主基督為完成祂的逾越奧蹟榮進耶路撒冷。這主要是為開始默想和參與基督的救世苦難而作的簡單前導,然後就是「逾越節三日慶典」。

「逾越節三日慶典」不單是聖週的高峰,更是整個禮儀年的高峰。慶典是以聖週四黃昏「主的晚餐」作為開始。「聖週五」是以齋戒祈禱來參與基督的被捕、受難、聖死和埋葬。聖週五黃昏至聖週六黃昏則沒有任何禮儀;這段時間主要是靜心默想基督的逾越奧蹟和準備候洗者。復活慶典的「夜間禮儀」實在是逾越節三日慶典的高峰,同時是復活主日的首要禮儀。這個夜間禮儀既然是在星期六黃昏後進行,按教會傳統這已經是主日的開始,而不是復活節前夕。在這個禮儀中,復活的主通過入門聖事(即聖洗、堅振、聖體),在我們教友和候洗者身上實現衪的逾越奧蹟。「逾越節的三日慶典」由聖週四黃昏開始,直到復活主日的第二晚禱結束,也是「聖週」的結束。

我們都知道,耶穌在死後第三日復活。按照聖經記載,耶穌基督是在星期五的下午死在十字架上,而在星期六晚我們已經慶祝祂的復活,那麼應該是第二日復活,為何稱為「第三日復活」呢?原來,按照猶太人的傳統,一天的日落後已經算是第二天的開始。因此,按照猶太人的計算方式已經算是第三天了。

今次是「培育組」為大家準備的「四旬期培育資料介紹」的最後一次。希望這些資料能夠幫助大家更能掌握四旬期的意義,更能好好準備自己參與基督的受苦、死亡,然後在基督內復活。

easter02各位兄弟姊妹,大家都知道,每年的復活節日期都在不同的日子,究竟每年復活節的日期是怎樣決定的呢?

其實,復活節是定於每年春分之後的月圓之後的第一個星期日。

復活節和猶太人的踰越節是有關聯的。踰越節在以色列成為一個民族之前已經存在,本來是一個畜牧的節日。在舊約時期,天主選擇了在那日子拯救以色列民脫離埃及的奴役,所以為以色列民那節日有了新的意義。在新約,耶穌基督在踰越節為我們的罪死而復活,使我們脫離罪惡的奴役,所以再為那節日添上了更重要的意義。

復活節定於每年春分之後的月圓之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其意義是:

春分:日和夜是一樣長短,春分之後,日長於夜
(意即,光明勝過黑暗);

月圓之夜:意即,光明在黑夜之中照耀;

星期日:為猶太人,是一週的第一天。聖經清楚記載耶穌是在一週的
第一天復活的,而基督的復活代表著新的創造的開始。

我們已受洗歸於基督的人,已在基督內復活。儘管在黑夜之中行走,我們決不懼怕,因為基督的光照耀我們,引領我們。

十字架苦路是基督徒一個比較熟悉的敬禮。 這個敬禮是仿傚早期的朝聖者往耶路撒冷憑弔耶穌當年受難的地方。自初世紀開始,熱心的教友已開始往巴肋斯坦朝聖。到十二世紀,歐洲各國的教友去聖地朝聖的,更絡繹不絕。他們回家後,依照在聖地所看到的,做了一些耶穌苦難紀念亭或碑。  十七世紀時,方濟會會士聖利安納(St. Leonard of Port Maurice)大力宣傳拜苦路的敬禮。一七三一年,教宗格來孟十二世(Clement XII)正式確定十四處苦路,和對苦路的敬禮方式。  這十四處的事蹟,其中有些載於四福音,有些則屬口傳。  為方便教友,現在所有的聖堂幾乎都掛有十四處苦路像。

現代神學院和禮儀專家,均強調我們不應把耶穌的苦難死亡和他的復活分割,死亡只是過程,復活才是最終的目的。因此有人認為,在心理上和神學上,苦路敬禮除非包括復活在內,否則不算圓滿。

(資料來源:香港天主教四旬期運動《苦路善功》)

四旬期是從聖灰禮儀開始直至復活慶節前一日為止。

今次為大家介紹的是聖灰禮儀星期三。聖灰禮儀星期三的來由是早期教會讓犯了公開罪的人,有懺悔及補贖的機會,便於四旬期首主日前星期三,在他們頭上撒上灰土。直至1091年教宗吳爾班二世把原來只為公開悔罪的「撒灰禮」推至全體教友。

四旬期是慕道、悔改、準備與基督一起逾越的時期,今天授予聖灰的經文,已經改善為「你要悔改,信從福音」。灰燼是由去年祝福過的棕櫚枝或其它樹枝焚化而成。

「撒灰禮」是罪人贖罪的標記,意味著要同時守齋,現今聖灰禮儀仍保持守齋的傳統,而領聖灰已變成一些教友的熱心表達方式。ash01

stationsOfTheCross01拜苦路的歴史

拜苦路是仿效耶穌當年受難的救恩過程。在十七世紀時方濟會士聖利安納 (St.Leonard Of Port Maurice)宣傳拜苦路的敬禮。在1731年教宗格來孟十二世(Clement XII)正式確定十四處苦路和敬禮方式。近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重編苦路內容,包括了紀念主的復活。

「守齋」的用意是:第一是彌補罪過;第二是促使教友歸依基督的心愈益成長,引導教友思想像基督,行動肖似基督。
「小齋」:教會規定凡已足十四歲的教友在每年的聖灰禮儀日及聖週內星期五紀念基督聖死日應守小齋,即在那兩天放棄取用熱血動物的肉類食品。
「大齋」:教會也要求年齡已滿十八至五十九歲的教友在上述兩個日子除了守小齋外,還要守大齋,即在那兩天只可食飽一餐,其他兩餐只可進食少許食物,其餘時間可飲流質飲品,但不能進食其他食物(藥物除外)。
已故胡振中樞機決定,寬免在星期五守小齋的規定。但他建議教友在每星期五,在食物和煙酒方面作個人克制,或協助有需要的人。他們可減少看電視、打牌或其他娛樂的時間,作為克己犧牲的方式。他們也可獻出餘暇,為窮人、病者、老人或孤獨的人作特殊服務。
此外,在四旬期內,他們可作特別的努力,每天參與彌撒,每天朝拜聖體或拜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