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十字架苦路的歷史

十字架苦路是基督徒一個比較熟悉的敬禮。 這個敬禮是仿傚早期的朝聖者往耶路撒冷憑弔耶穌當年受難的地方。自初世紀開始,熱心的教友已開始往巴肋斯坦朝聖。到十二世紀,歐洲各國的教友去聖地朝聖的,更絡繹不絕。他們回家後,依照在聖地所看到的,做了一些耶穌苦難紀念亭或碑。  十七世紀時,方濟會會士聖利安納(St. Leonard of Port Maurice)大力宣傳拜苦路的敬禮。一七三一年,教宗格來孟十二世(Clement XII)正式確定十四處苦路,和對苦路的敬禮方式。  這十四處的事蹟,其中有些載於四福音,有些則屬口傳。  為方便教友,現在所有的聖堂幾乎都掛有十四處苦路像。

現代神學院和禮儀專家,均強調我們不應把耶穌的苦難死亡和他的復活分割,死亡只是過程,復活才是最終的目的。因此有人認為,在心理上和神學上,苦路敬禮除非包括復活在內,否則不算圓滿。

(資料來源:香港天主教四旬期運動《苦路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