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禮儀年」

 

禮儀可以說是天人之間的橋樑,天人交往的途徑,禮儀行為也可以說是耶穌執行祂作橋樑的職務,祂藉著外表的儀式來溝通天人間的關係:

 

( 一 ) 祂領導人祭獻、讚美天主。

 

( 二 ) 祂也給人帶來天上的恩寵,使人聖化。所以,禮儀並非單純的禮節或儀式,而是天人交往的媒介和會晤的場合。在每次舉行禮儀時,基督實在親臨 。具體地說,禮儀包括七件聖事、團體祈禱 ( 日課 ) 及聖儀等。

 

其實,禮儀年就好像我們民曆中有不同的歲時節令:有春夏秋冬,有元旦、元宵、清明等,以及國家民族大事的紀念日,在教會生活中,也隨著時間的進展,在一年中分為不同的禮儀時期、慶節,以及不同的禮儀日等。教會稱這一年的循環為禮儀年度,或簡稱為「禮儀年」。

 

此禮儀年是以將臨期第一主日開始,分為將臨期、聖誕期、四旬期、復活期、常年期,並以常年期第三十四週做為結束。在此不同的時期中,除主日的慶祝外,又插入了不同的慶節與紀念日。由此種種成份而形成教會的所謂「禮儀日曆」。禮儀年並非自教會開始就有如此規劃好的結構,而是由一核心逐漸演變而成的。但是其主要基礎已在舊約的時代建立,那時代已有七天為一週的區分,以及安息日和慶節的慶祝儀式與法律。猶太人的主要大慶節;逾越節及五旬節,也被教會採用,只是慶祝的內容本質上有所改變。

 

「禮儀年」這個名詞也是在近代才被採用與固定的。在梵二大公會議前的禮儀運動中,曾有一些禮儀學者以不同的名稱,來講解禮儀年。此名詞首次在第十七世紀時出現,之後藉蓋郎惹神父的十五冊巨著「禮儀年」傳佈開來。也有一些作者用「教會年」、「恩寵年」、「救恩年」等名稱。古代與中世紀時更無一致的名稱。古代禮書(彌撤經書)多用「循環年」,亦用「循環經課」。在近代教會正式的文件中,首先用此名詞的是教宗碧岳第十二世於 1947 年 11 月 20 日頒佈的「天主中保」通諭。最後梵二禮儀憲章以「禮儀年」作第五章的標題。

 

「將臨期」的起源及意義

 

上文提及早「禮儀年」是以「將臨期」第一主日開始,「將臨期」的拉丁文為 Adventus ,意指來到或駕臨。聖誕節前四週 ( 由最接近 11 月 30 日之主日至聖誕節 ) ,在天主教會內稱為將臨期。在這段期間,教友們開始以期待喜悅的心情準備迎接主耶穌基督的降生。「將臨期」在教會歷史上是一個比較新近的節期,但是慶祝的儀式,已經有過多次的變革。

 

「將臨期」的起源已經不可追溯,公元 581 年在高盧召開的主教會議要求自 11 月 11 日至聖誕節期間每週有三天應按照封齋期的禮儀,「將臨期」的長短也曾有三週到六週變化。「將臨期」的四周象徵基督降臨前四千年的黑暗,「將臨期」彌撒中主教或神父穿著紫色祭衣,表示悔罪刻苦,以準備主基督的降生,教友應辦妥告解與天主修好。

 

「將臨期」有雙重特點:

 

 

今年「將臨期」開始,將會採用甲年讀經,以聖史瑪竇所著的瑪竇福音作為主體。瑪竇福音是寫給猶太人,向他們宣布耶穌就是他們所期待的默西亞。整部福音以描述耶穌基督的人性為主,福音的第一句話︰亞巴郎之子,達味之子耶穌基督的族譜,就道出了本書的主旨。瑪竇是天主子民的報喜者,在他的筆下,凡在以色列歷史上預言過的事,便會在耶穌和他的教會的歷史中實現。為此,他頻頻援引舊約經文,常常說「正如先知們所說過的」這樣的話。但是,在最後一節,瑪竇福音也提到耶穌願意所有的人都能得救,它印証耶穌的話說︰「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授洗,教訓他們遵守我所吩咐你們的一切。看﹗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

 

另外,教會亦有一種傳統,就是在聖堂內放置將臨圈。將臨圈的習慣是從德國開始,雖然只有數百年,但已傳到世界各地。教友似乎喜歡這種新習慣。所謂「將臨圈」就是用常青的樹枝編織而成的圓圈或花冠( Advent Wreath ),圈上按置四支蠟燭,它可懸掛在屋頂上或放在桌子上。在現代的社會中已有現成的、塑膠造成的將臨圈出售。其傳統的意義:象徵基督真光來照耀那「坐在黑暗與死亡蔭影下的人群」

 

花環本身象徵「時期已滿」時基督就來到了人間,也象徵天主的永恒存在與無始無終:常青樹象徵永生與天主的不變性。四支蠟燭代表將臨期的四週,每一週點燃一支蠟燭。基督的降來是為了帶給我們真光,使我們分享天主的永恒生命,亦提示我們,基督降生成人的日子,越來越接近我們。因此,每個教友家庭、教會團體、以及聖堂中均適合在將臨期開始佈置一將臨圈。主佑各位!

   

 

主教座堂禮節司

張宇頌

參閱《禮儀憲章》第 7 條

參閱《聖經》瑪 28 : 19-20

參閱《聖經》路 1 : 79

參閱《聖經》羅 10 : 15

參閱《聖經》瑪 28 : 19-20a